您好,欢迎访问临沧卫校附属医院肿瘤科官网!
以人为本,努力将医院建设成为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群众满意的综合医院
当前位置: 首页 > 肿瘤科普  > 科普

【临沧卫校附属医院肿瘤科普】年年体检都正常,怎么一查就是癌症晚期?这6个部位一定要重点筛查!

2025/4/25 14:15:34

不少人都有过这样的疑问:“我每年都做体检,为什么突然就被查出癌症,而且一查就是晚期?”癌症和感冒不一样,不会突然“来一阵就走”,而是像一个隐藏在黑暗中的“隐形人”,悄悄布局,直到有一天才现出真面目。而那个时候,往往已经为时已晚。所以,早筛查、早干预,是…

不少人都有过这样的疑问:“我每年都做体检,为什么突然就被查出癌症,而且一查就是晚期?”


癌症和感冒不一样,不会突然“来一阵就走”,而是像一个隐藏在黑暗中的“隐形人”,悄悄布局,直到有一天才现出真面目。而那个时候,往往已经为时已晚。


所以,早筛查、早干预,是防癌的关键一步!

图片


图片

为什么年年体检都正常,还是查出了晚期癌?

1、普通体检≠肿瘤筛查

常规体检项目多数是“走流程”,可能测量一下血压、血糖、肝肾功能,有时加个胸片,但对肿瘤早期的发现能力有限。很多肿瘤发展很慢,潜伏期很长,普通检查很可能刚好错过了“窗口期”。


2、漏诊或筛查盲区

肿瘤往往发展隐匿,特别是在没有症状时,很难凭常规检查发现。而如果体检不针对重点器官、或检查方法不科学,就容易“查不全、看不准”。


3、真正有效的是“有针对性的筛查”

这就是所谓的防癌体检。它根据你的年龄、性别、家族史和生活习惯,选择科学的检测方式,瞄准高发癌种。这样才能提高“揪出早期癌”的概率。


图片

重点筛查:这6个部位是“高发地带”


肺癌

用低剂量螺旋CT才靠谱


相比传统胸片,低剂量螺旋CT能早期发现微小结节,准确率更高。虽然大多数结节是良性的,但那4%有恶变风险的,必须及时干预。


建议:有吸烟史或家族史的人群每年做一次低剂量CT。

胃癌、肠癌

胃镜+肠镜最有效


虽然可以通过“胃蛋白酶原”“癌胚抗原”等肿瘤标志物初筛,但要想确诊,还是得靠胃肠镜“照进去看个明白”。


建议:45岁以上,至少做一次胃肠镜,有息肉者需定期复查。

肝癌

甲胎蛋白+B超组合拳


肝癌多由乙肝、丙肝病毒引起,有家族史、或患有肝炎的人尤其要重视。


建议:定期查甲胎蛋白和腹部B超,必要时加做CT或磁共振。

乳腺癌

钼靶+自我触诊


乳腺癌多出现在女性,尤其是40岁以上人群。自我检查摸到硬块后,再配合钼靶或超声筛查,效果更好。


建议:40岁以上女性每年做一次乳腺钼靶。

前列腺癌

查PSA指标别大意


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超过4ng/mL就要警惕,再结合影像学检查甚至穿刺活检,才能早发现、早治疗。


建议:50岁以上男性每年查一次PSA。

肠癌

定期肠镜保平安


结直肠癌很多来自“息肉”,通过肠镜可以提前切除隐患。


建议:45岁以上人群应做一次肠镜检查,有家族史者提早至40岁。


图片

癌症会传染吗?


01.癌症本身不会传染,但存在遗传可能

遗传是指父母在孕育下一代时,若自身存在不良生活习惯,比如长期吸烟、饮酒或熬夜,可能在胚胎形成阶段引发基因突变,从而让孩子一出生就带有潜在的遗传缺陷。


随着年龄增长,若再受到外界诱因刺激,这类有缺陷的细胞就可能演变成肿瘤,即所谓的“遗传性肿瘤”,约占全部癌症的15%~30%。这类肿瘤通常发展较慢、不易转移,治疗上以手术、放疗或化疗为主,效果较好。


02.癌症虽然不具传染性,但某些致癌因素却可能通过传染传播

举例来说,乙肝病毒是引发肝癌的主要原因之一,它本身具有传染性;而鼻咽癌与EB病毒相关,幽门螺杆菌则是胃癌的“幕后黑手”,这类细菌可以通过饮食、接触等方式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虽然癌细胞不会传染,但病毒细菌却可能成为“癌症导火索”。


03.癌症不传染,但一些致癌行为或环境可以“共享”,增加家人患癌的风险

例如,一家人若都爱吃发霉的坚果或粮食,容易摄入黄曲霉毒素,增加患肝癌的风险;长时间暴露在二手烟环境中,也可能使非吸烟者罹患肺癌的几率上升;喜欢腌制、烧烤等高风险饮食的家庭,集体性的不良饮食习惯,也可能成为共同的致癌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