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健康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定期体检,尤其是癌症筛查。面对琳琅满目的筛查项目,许多人不禁产生疑问:这些筛查真的有效吗?能否真正发现癌症?
肺癌筛查 肺癌是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针对高风险人群进行筛查,能有效早期发现肺癌,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 1. 哪些人群需要筛查? 肺癌筛查主要针对高危人群,包括: ●长期吸烟者:吸烟包年数≥30包年(1包/天,持续30年),或戒烟不超过15年; ●长期被动吸烟者:与吸烟者长期共同生活或工作≥20年; ●职业暴露者:接触石棉、铅、铀等有害物质≥1年; ●肺癌家族史:一级亲属(如父母、兄弟姐妹)确诊肺癌; ●慢性肺病史:如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或肺纤维化。 筛查的起始年龄通常建议50岁,也可根据个人健康状况适当提前至45岁。74岁后,若无明显症状,可考虑停止筛查。 2. 筛查方式 推荐高风险人群每年进行一次胸部低剂量螺旋CT(LDCT)检查,胸部X线检查不建议作为筛查工具。 乳腺癌筛查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尽管治疗水平提高,但乳腺癌仍然是女性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 1. 哪些人群需要筛查? 乳腺癌筛查适用于所有适龄女性,尤其是以下高风险人群: ●家族史:一级亲属患乳腺癌或卵巢癌,或携带BRCA1/2基因突变; ●放疗史:30岁前接受过胸部放疗; ●乳腺病史:曾有乳腺不典型增生或原位癌; ●激素相关风险:如长期使用激素替代治疗或从未哺乳等。 一般建议40岁开始定期筛查,高风险人群可提前开始。 2. 筛查方式 对于一般风险人群,推荐每1~2年进行一次乳腺X线摄影(钼靶),对于乳腺密度较大的女性,建议联合乳腺超声检查。高风险人群建议每年进行乳腺X线检查和乳腺超声检查,并根据需要加做乳腺MRI。 宫颈癌筛查 宫颈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主要由HPV病毒感染引起。接种HPV疫苗是有效的预防手段,但筛查仍是宫颈癌预防的核心。 1. 哪些人群需要筛查? 女性25岁开始应进行宫颈癌筛查,若有多性伴侣、早期性生活史等高危因素,应提前筛查。无论是否接种HPV疫苗,都应按时筛查。 2. 筛查方式 筛查主要通过宫颈细胞学检查(TCT)和HPV核酸检测,建议25~64岁女性每5年进行一次HPV核酸检测,或每3年一次宫颈细胞学检查。 结直肠癌筛查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也是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1. 哪些人群需要筛查? 一般风险人群建议从40岁开始进行结直肠癌风险评估,高风险人群(如一级亲属患癌史、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等)建议40岁及早开始筛查。 2. 筛查方式 推荐使用结肠镜检查(筛查金标准),或每年进行一次FIT(粪便免疫化学检测)。对于高风险人群,建议更早开始筛查,并加密筛查频次。 癌症筛查是预防癌症的重要手段 但筛查并非万能 任何筛查都有其局限性 重要的是,您需要根据个人的健康状况 家族史、生活习惯等因素 合理安排筛查项目 做到早筛查、早发现、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