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肿瘤的那些事——它是什么?如何预防?哪些生活习惯会增加患癌风险?我们又该如何科学应对? 1. 肿瘤 ≠ 癌症,但癌症很危险
很多人容易混淆“肿瘤”和“癌症”的概念,其实: 良性肿瘤:生长缓慢,边界清晰,一般不扩散,手术切除后通常不会复发(如脂肪瘤、子宫肌瘤)。 恶性肿瘤(癌症):生长迅速,可侵入周围组织,并通过血液或淋巴转移,威胁生命(如肺癌、乳腺癌、胃癌)。 关键点: 2. 为什么癌症越来越多?现代生活方式的影响
不是所有肿瘤都会恶化,但恶性肿瘤必须尽早干预。
癌症的发生是基因突变累积的结果,与年龄、环境、生活方式等密切相关。
癌症发病率上升,除了人均寿命延长(年龄是癌症最大风险因素),现代生活中的一些习惯也在推波助澜: 3. 如何科学防癌?记住这几点! 癌症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我们可以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降低风险: 记住:很多癌症早期没有明显症状,体检是关键! (2)健康饮食,减少致癌风险 4. 如果不幸患癌,怎么办?
(1)饮食结构变化
高糖、高脂、高盐饮食:增加肥胖风险,而肥胖与乳腺癌、结直肠癌等密切相关。
加工食品和烧烤类食物:含亚硝酸盐、苯并芘等致癌物,长期摄入增加胃癌、食管癌风险。
饮酒:世界卫生组织将酒精列为1类致癌物,与肝癌、口腔癌、食管癌等相关。
(2)久坐不动,缺乏运动
运动不足会导致免疫力下降、代谢紊乱,增加结直肠癌、乳腺癌等风险。
建议: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
(3)熬夜、压力大
长期熬夜会扰乱生物钟,影响免疫系统,增加患癌风险。
慢性压力可能导致炎症反应,间接促进癌症发展。
(4)吸烟和空气污染
吸烟:是肺癌的头号诱因,也与喉癌、膀胱癌等相关。
PM2.5污染:长期暴露于污染环境可能增加肺癌风险。
(1)定期筛查,早发现早治疗
肺癌:低剂量螺旋CT(适合长期吸烟者)。
乳腺癌:乳腺超声+钼靶(40岁以上女性定期检查)。
胃癌/食管癌:胃镜检查(尤其是有家族史或幽门螺杆菌感染者)。
结直肠癌:肠镜检查(建议45岁以上人群做一次)。
多吃新鲜蔬果(富含抗氧化剂)。
少吃加工肉、烧烤、腌制品。
控制糖分和酒精摄入。
(3)保持运动,控制体重
肥胖与13种癌症相关,保持BMI在18.5-24之间。
(4)戒烟限酒,减少致癌物暴露
戒烟任何时候都不晚!
饮酒尽量控制,男性每日不超过25克酒精(约1瓶啤酒),女性减半。
(5)调节情绪,避免长期压力
学会减压,保证充足睡眠。
不要恐慌:癌症≠绝症,许多早期癌症治愈率很高。 癌症虽然可怕,但并非不可预防和战胜。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体检和科学治疗,我们可以大大降低风险。希望这篇科普能帮助大家更理性地看待肿瘤,也欢迎转发给身边的朋友,让更多人受益! 健康无价,预防先行!
科学治疗: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根据医生建议选择最佳方案。
心态很重要:积极的心态能提高免疫力,帮助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