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这个社会,癌症犹如一片阴霾,让人们闻之色变。每当提及癌症,恐惧和不安便会在人们的心头悄然蔓延。了解不同癌症的高危人群特性,能帮助我们更好的有针对性加强预防措施,为健康保驾护航。
不同癌症的高危人群有何特性?
年龄是多数癌症的共性危险因素,中老年人(40岁以上)有更高的癌症风险。但儿童肿瘤,以及跟遗传基因密切相关的某些癌症可能很早就发病。
心理因素也是多数癌症的共性危险因素,不良的负面情绪,长期压力大,得不到缓解释放,积累下来,可能会增加患癌风险。
1、首先,让我们将目光聚焦在肺癌这一“健康杀手”上。
那些长期沉浸在香烟烟雾中的“烟民”们,无疑成为了肺癌的“重点关注对象”。每天吸烟超过一包,并且这种不良习惯持续 20 年以上的人群,他们患上肺癌的风险如同滚雪球一般,比从不吸烟的人要高出十几倍之多。想象一下,日复一日地将大量有害物质吸入肺部,那脆弱的器官怎能承受这般折磨?
此外,长期被动吸烟(二手烟)的危害一点也不小。
那些在污染严重环境中辛勤劳作的工人,同样面临着肺癌的巨大威胁。像是长期接触石棉、氡气等有害物质的建筑工人或矿工,他们在工作中不知不觉地吸入了这些“隐形杀手”,肺部受到损害,患肺癌的几率也大幅增加。
长期工作在密闭环境中、长期工作在粉尘颗粒较多的环境中或其他的职业暴露史(石棉、镍、铬、氡等),室内装饰材料空气污染,接触厨房油烟,室内明火燃煤取暖,居住地大气污染严重,这些都是肺癌高危因素。
另外,恶性肿瘤病史或肺癌家族史,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或弥漫性肺纤维化病史也是肺癌高危因素。
2、接下来,再谈谈胃癌这个令人忧心的病症。
饮食不规律,经常暴饮暴食,或者对高盐、腌制食品情有独钟的朋友们,真的要敲响警钟啦!众多医学专家经过深入研究建议,长期保持这样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无疑是在给胃癌的滋生提供温床,大大增加了患病的几率。就拿那些每顿饭都离不开咸菜、腊肉的人来说,他们看似满足了一时的口腹之欲,却不知胃在背后默默地承受着巨大的压力。长期如此,胃黏膜逐渐受损,正常的消化功能受到干扰,胃癌便有可能悄然降临。
新鲜蔬菜水果摄入少、营养失衡或缺乏、吸烟酗酒,同样增加胃癌风险。
胃癌或食管癌家族史,中度或重度萎缩性胃炎、慢性胃溃疡、胃息肉或良性疾病胃手术后残胃、胃癌术后残胃,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肠癌家族史,这些无疑是胃癌高危因素。
值得一提的是,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明确的胃癌高危因素,很早就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一类致癌物清单中。
食管癌的高危因素跟胃癌有某些相似性,放在一起说吧。
生活在食管癌高发区,不良饮食习惯(腌制品摄入过多、喜食烫食热茶、高盐饮食、食物粗糙、进食快),吸烟,重度饮酒,食管癌家族史、食管癌前病变(食管慢性炎症、胃食管反流性病、食管贲门失驰缓症、食管疤痕狭窄、食管白斑病),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等。
3、肝癌的高危人群也有着鲜明的特点。
长期大量饮酒的人,他们的肝脏如同遭受着一场无休止的“酷刑”。酒精在体内代谢产生的有害物质,日复一日地侵蚀着肝细胞,使其逐渐失去活力,变得脆弱不堪。比如一些应酬频繁的商务人士,频繁地大量饮酒,肝脏在酒精的“折磨”下不堪重负,为肝癌的发生埋下了隐患。
另外,患有慢性乙肝、丙肝的患者,如果对病情掉以轻心,不积极进行治疗和精心保养,那么肝癌就很可能会“趁虚而入”。
此外,血吸虫、酒精性、原发性胆汁肝硬化等任何原因(包括上面说到的病毒性肝炎)引起的肝硬化,药物性肝损患者,遗传性代谢病患者(包括血色病、糖原贮积病、酪氨酸血症等),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某些微量元素缺乏、饮用水污染,肝癌家族史,这些都是肝癌的高危因素。
4、对于女性朋友而言,乳腺癌无疑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敌人”。
家族中有乳腺癌病史的女性,由于遗传因素的影响(携带BRCA1/2基因突变),患病风险相对较高。这就仿佛是一种潜在的遗传密码,在不经意间增加了患病的可能性。曾患乳腺癌/卵巢癌/输卵管癌/原发性腹膜癌者本身也乳腺癌高危人群。
此外,既往30岁前接受过胸部放疗,生育相关因素(初潮年龄早、使用口服避孕药、初次生育年龄晚/未生育、无哺乳史等),重度乳腺囊性增生病,体重指数(BMI)较高、中心型肥胖,吸烟饮酒等都是高危因素。
那些长期处于高强度工作压力之下,情绪波动频繁、极不稳定,进而导致内分泌失调的女性,也给了乳腺癌可乘之机。比如一些职场女性,面对激烈的竞争和繁重的工作任务,长期精神紧绷,身体的平衡被打破,从而增加了患上乳腺癌的风险。
5、头颈癌高危因素
吸烟,饮酒,果蔬摄入偏少,嚼槟榔,HPV(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EB病毒感染,电脑辐射(头颈部放射治疗史),癌症家族史。
6、大肠癌高危因素
高动物蛋白、高脂肪、高糖饮食、低纤维饮食(新鲜蔬菜水果吃得少,爱吃红肉、加工肉、含糖饮料)、缺乏运动,久坐,肥胖、吸烟、饮酒、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结肠腺瘤、克罗恩病,大肠癌家族史。
7、胰腺癌高危因素
长期吸烟、嗜酒,高脂肪高蛋白高热量“三高”饮食,慢性胰腺炎反复发作,糖尿病史,无家族遗传史的新近突发糖尿病,肥胖,胰腺癌家族史。
8、膀胱癌高危因素
长期接触染料、橡胶塑料制品、油漆、皮革、杀虫剂等职业接触史,长期吸烟,慢性尿路感染慢性膀胱炎、长期残余尿及异物刺激(留置导尿管、膀胱结石)、有憋尿习惯、长期尿道梗阻,盆腔放疗史,长期过多饮用咖啡、长期使用染发,膀胱癌家族史。
9、肾癌高危因素
吸烟、肥胖、高血压及抗高血压治疗、糖尿病、高脂肪饮食、职业暴露长期接触镉、焦碳、氯化有机溶剂、石油化工制品等、肾癌家族史等。
10、前列腺癌高危因素
前列腺癌家族史,50以上尤其是70岁以上老年男性,肥胖,长期高动物脂肪的食物摄入,吸烟,长期大量饮用烈性酒,久坐,缺乏运动,饮水过少,憋尿,有前列腺增生肥大症等。
11、卵巢癌高危因素
卵巢癌家族史、遗传性位点特异性卵巢癌综合征、遗传性乳腺癌卵巢癌综合征、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综合征,初潮年龄早、绝经年龄延迟、未产不孕、长期使用促排卵药物,高脂肪饮食、肥胖等。
12、宫颈癌高危因素
宫颈癌家族史,人乳头状病毒(HPV)感染,吸烟,首次性生活过早、性行为混乱、多个性伴侣、滥性,丈夫婚外性行为、丈夫阴茎癌、丈夫或性伴侣阴茎包皮垢,有宫颈病变史。
13、子宫内膜癌高危因素
未生育或少育、初潮早或绝经延迟、内源性或外源性雌激素过量、长期服用三苯氧胺、肥胖、高蛋白高脂肪高糖饮食、高血压、糖尿病、盆腔放射史,卵巢癌家族史、林奇综合征,多囊卵巢综合征病史。
14、皮肤癌/黑色素瘤高危因素
经常阳光暴晒,过度紫外线照射,暴露于电离辐射,长期接触或暴露某些化学物质(比如沥青、焦油衍化物、砷剂、多环芳香化学物等),吸烟,免疫缺陷,曾患有皮肤癌,患有慢性溃疡、经久不愈的疤痕、瘘管、盘状红斑狼疮等,足底/掌心等易摩擦部位长痣。
深入了解不同癌症的高危人群特性,是我们在预防癌症这场艰难战役中的重要一步。要特别强调的是,以上所说的高危因素有的相当明确,有的还不是很明确,尚存有争议,只能作为参考。
另外,高危因素只是说明有更高的患癌风险,危险因素越多,患癌风险越高,但不等于一定会得癌,只是提醒你要更重视和提高警惕,做好防癌措施,尽可能远离这些致癌因素,有的所谓高危因素非人力所能控制,那就做好体检和筛查,关键是心理要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