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临沧卫校附属医院肿瘤科官网!
以人为本,努力将医院建设成为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群众满意的综合医院
当前位置: 首页 > 肿瘤科普  > 科普

【临沧卫校附属医院肿瘤科普】半数肿瘤患者都会经历的癌痛应该如何管理?

2024/9/24 8:30:23

据统计,癌症病人中有超过一半经历疼痛,转移或终末期病人癌痛发生率更高,有38.0% 的癌痛病人正在经历中重度疼痛 。癌痛是癌症相关疼痛的简称,是指肿瘤直接引起的疼痛,或是癌症相关的特殊治疗带来的疼痛。对癌症患者来说,癌痛不仅是一种身体上的疼痛,更是对身心的打…

据统计,癌症病人中有超过一半经历疼痛,转移或终末期病人癌痛发生率更高,有38.0% 的癌痛病人正在经历中重度疼痛 。

癌痛是癌症相关疼痛的简称,是指肿瘤直接引起的疼痛,或是癌症相关的特殊治疗带来的疼痛。

对癌症患者来说,癌痛不仅是一种身体上的疼痛,更是对身心的打击。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癌痛患者的自我管理。

一、癌痛的原因

1.肿瘤直接引起的疼痛:                           

(1)肿瘤导致组织毁坏,如骨转移、骨肿瘤所致的骨痛、肺尖部肿瘤侵及臂丛可出现肩臂疼痛等。

(2)肿瘤细胞增殖对周围组织的压迫:脑肿瘤可引起头痛及脑神经痛、鼻咽癌颈部转移可压迫臂神经丛或颈神经丛,引起颈、肩、臂痛等。
(3)阻塞空腔脏器:如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时,可压迫腋淋巴及血管引起患者手臂肿胀疼痛。
(4)肿瘤快速增长导致的张力:如肝转移肿瘤生长迅速时,肝包膜被过度伸展、绷紧便可出现右上腹剧烈胀痛。
(5)肿瘤溃烂,经久不愈,发生感染可引起剧痛。
2.肿瘤治疗中引起的疼痛,是癌症治疗的常见并发症。
如放射性神经炎、口腔炎、皮肤炎,放射性骨坏死。化疗药物渗漏出血管外引起组织坏死等。 

3.肿瘤间接引起的疼痛,衰竭病人的褥疮,如机体免疫力低下均可引起局部感染而产生疼痛。

二、疼痛的有效评估

疼痛是患者的一种主观感受,所以医生的判断是基于患者的主观描述。掌握了正确的疼痛评估方法,患者才能及时准确的反馈给医护人员,保证用药的合理性与准确性。常用的评估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664853446a00ff4b60493863163a096d.jpg

此外,睡眠也能评价疼痛等级。

无痛:睡眠良好。

轻度:可忍受的疼痛,能正常生活,睡眠基本不受干扰。

中度:持续的疼痛,睡眠受到干扰,患者要求使用镇痛药。

重度:持续的剧烈疼痛,睡眠严重受到干扰,患者必须使用镇痛药。

三、癌痛的治疗方法

1.三级阶梯止疼用药

绝大多数的癌性疼痛可以通过止痛药物治疗得到有效控制。癌痛的治疗目前主要遵循世界卫生组织(WHO)的“三阶梯止痛治疗原则”来进行。

fa5f6b89c34176400ff717c9c2566970.jpg

根据患者疼痛程度和疼痛类型选择不同的药物。常用的止痛药物有以下几类:

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包括阿司匹林、消炎痛、萘普生、吲哚美辛、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常用于缓解轻度疼痛,或与阿片类药物联合用于缓解中、重度疼痛。

中枢镇痛药:曲马多。

阿片类药物:弱阿片类药物包括曲马多、可待因等,可用于治疗中度疼痛。

强阿片类药物包括吗啡、羟考酮、芬太尼贴剂等,用于治疗中强度疼痛。阿片类药物是中、重度癌痛治疗的首选药物。

辅助镇痛用药

辅助镇痛药物,能够辅助性增强阿片类药物的止痛效果,或直接产生一定的镇痛作用;包括抗惊厥类药物、抗抑郁类药物、皮质激素、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拮抗剂和局部麻醉药等。辅助镇痛药常用于辅助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骨痛和内脏痛。

2.常见的非药物疗法:

728189c6ea66cd05a3b8b91834ffecd7.jpg

四、ASCO 指南推荐的综合干预措施

1.缓解在癌症手术期间经历的疼痛

建议:催眠疗法

五项研究评估了催眠在手术过程中的使用,包括三项具有方法学弱点的研究和两项精心设计的研究。在两项最严格的试验中,有200多名随机分配的受试者,每个试验都评估了乳腺粗针活检和肿瘤栓塞或射频消融的催眠作用。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疼痛分级显著降低,手术期间报告的中位降低≥2(0-10分量表)。

根据这两项试验结果,我们推荐使用催眠控制手术过程中的疼痛。值得注意的是,这两项研究都涉及整个手术过程中提供的催眠,而不仅仅是手术前的短时间内。

2.缓解芳香化酶抑制剂(AI)相关关节疼痛

建议:针灸疗法

在针灸和AI相关的关节和肌肉疼痛领域进行了四次SR和五次随机对照试验。196周后,真正的针灸减轻的疼痛明显多于假针灸和标准护理(候补名单控制;2.05,1.07和0.99点,在0-10点NRS上)。6周后,有更多的反应者在疼痛方面有临床意义的变化(0-10量表减少两分)。

由于>50%应用AI的女性患者会产生关节疼痛,并对生活质量和对激素治疗的依从性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我们建议使用针灸治疗这种疼痛状况。

3.缓解全身治疗期间经历的疼痛

建议:反射疗法或指压疗法

有7项随机试验评估了反射疗法在全身治疗(化疗、放化疗、靶向和/或激素治疗)期间减轻疼痛的有效性,其中6项试验显示干预组的疼痛明显低于对照组。这些研究包括患有不同癌症类型的患者,并使用不同的方法来实施提供的反射疗法干预。

根据现有数据,对于在化疗、放化疗、靶向和/或激素治疗期间产生疼痛的患者,我们建议可以使用反射疗法或指压疗法以减轻疼痛强度。

4.缓解姑息治疗和临终关怀护理期间经历的疼痛

建议:按摩疗法

最近的一项SR包括三项随机对照试验,评估了接受姑息治疗的患者按摩疼痛的有效性,都显示出按摩的有利结果。共有380名患有各种晚期癌症的成年人正在经历中度至重度疼痛(90%参加了临终关怀),并被随机分配到按摩或简单的触摸课程(2周内六次30分钟的治疗)。每次治疗前后以0至10分制获得即时结局,并在基线时和每周2周获得持续结局(包括BPI)。按摩似乎对减轻疼痛有直接的有益作用(均差,0.90;P <.001),未观察到副作用。

根据来自多项试验的现有有利数据,可以为在姑息治疗和临终关怀期间感到疼痛的患者提供按摩。

五、癌痛治疗常见四大误区

误区一:长期服用阿片类止痛药会“成瘾”?

事实上,有研究表明,长期使用阿片类镇痛药治疗,尤其是按时口服药物,发生成瘾的可能性极低,要区别真成瘾和假成瘾。真成瘾:瘾君子为了追求快感而使用。假成瘾:由于处方的药物剂量不足以控制疼痛而导致患者有额外的药物需求的现象,又称为“医源性综合症”。根本原因是因为没有充分镇痛,当增加药物剂量,疼痛充分缓解时,觅药行为可消失,合理治疗可以避免。

误区二:止痛药只有在疼的时候吃,不疼就不吃,这样可以省钱?

疼痛是一个恶性循环,这样做不仅不能省钱,还不利于疼痛的完全缓解、增加患者的痛苦,降低对医生、药物的信心。正确做法是遵医嘱按时服药。

误区三:吗啡剂量越大,说明病情越重?

事实上,疼痛是一种主观的感受,不同人之间具有显著的差异。不同人之间,即便是相同的疼痛强度所需要的止痛药剂量也不一定相同。有些患者需要更高剂量的吗啡才能控制疼痛。因此,吗啡剂量的大小不能反映病情的程度。

误区四:使用阿片类药物后出现恶心、呕吐、便秘等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

恶心呕吐一般仅出现在用药的最初几天,数日后症状多自行消失:便秘也可以通过正确的措施得到缓解。发生这些不良反应时不必停药,应当积极预防和配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