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肿瘤治疗的过程中,放射治疗(简称放疗)是一种至关重要的治疗手段。作为现代肿瘤综合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放疗通过高能射线精准杀灭肿瘤细胞,广泛应用于各类恶性肿瘤的治疗。
根据治疗目的的不同,放疗可分为根治性放疗、辅助性放疗和姑息性放疗。
根治性放疗
根治性放疗是指以治愈肿瘤为最终目标,采用足够高的放射剂量对肿瘤病灶进行精确照射,旨在彻底消灭肿瘤细胞,实现长期无病生存的一种放疗方式。其目的是完全控制或消除肿瘤,而不仅仅是缓解症状或改善生活质量。
对于一些放射敏感性高的肿瘤(如鼻咽癌、小细胞肺癌、霍奇金淋巴瘤),放疗本身可以达到治愈效果。在一些难以手术切除的部位(如前列腺癌、直肠癌的保肛治疗),根治性放疗通过精准定位肿瘤区域,避免正常组织过度损伤,保留重要器官功能。
根治性放疗通常应用于早期或局部进展期的肿瘤患者。对于早期癌症,例如早期前列腺癌、宫颈癌,通过单独的根治性放疗,治愈率与手术相当。
辅助性放疗
辅助性放疗,包括新辅助放疗和辅助放疗。新辅助放疗是指在手术前给予的放疗,旨在缩小肿瘤体积,降低肿瘤分期,提高手术切除率,并减少术后复发的风险。例如,在局部晚期直肠癌中,新辅助放疗联合化疗已成为标准治疗方案。德国CAO/ARO/AIO-94试验显示,与术后放化疗相比,术前放化疗可显著降低局部复发率(6%vs.13%),并减少治疗相关毒性。对于局部晚期食管癌,新辅助放疗联合化疗也被证明可以提高手术切除率和生存率。在局部晚期胰腺癌中,新辅助放疗联合化疗可能提高手术切除率并改善生存。研究显示,新辅助放疗联合化疗可使部分不可切除的胰腺癌转化为可切除。
辅助放疗是指在手术后给予的放疗,旨在消灭残余的微小病灶,降低局部复发的风险,提高患者的长期生存率。在乳腺癌保乳手术后,辅助放疗已被确立为标准治疗,可显著降低局部复发率,提高总体生存率。
对于非小细胞肺癌,特别是术后病理证实存在高危因素的患者,辅助放疗可降低局部复发风险。在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后,辅助放疗可降低生化复发风险,延长无病生存期。sWOG 8794试验显示,辅助放疗可显著提高局部控制率和生化无病生存率。
姑息性放疗
姑息性放疗是指利用放疗治疗无法治愈的恶性肿瘤,与根治性放疗不同,姑息性放疗的目标是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而非治愈疾病。
姑息性放疗的常见作用有缓解疼痛、控制出血、减轻肿瘤压迫、改善呼吸困难等。骨转移是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姑息性放疗可有效减轻骨转移引起的疼痛,提高患者的活动能力,减少镇痛药的使用。
研究表明,单次8Gy的放疗可在70%以上的患者中达到疼痛缓解。对于脑转移或脊髓压迫的患者,姑息性放疗可减轻头痛、癫痫和运动障碍等症状。全脑放疗是多发性脑转移的标准姑息治疗方法,可改善神经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对于少数脑转移灶的患者,SRT可提供精确的高剂量照射,减少正常脑组织受量。恶性脊髓压迫是一种急症,及时的姑息性放疗可防止永久性神经损伤,减轻疼痛,改善运动功能。此外,姑息性放疗可有效控制肺、膀胱和消化道等部位恶性肿瘤引起的出血。对于由于恶性肿瘤压迫导致的气道阻塞或吞咽困难,放疗可缓解症状,改善患者的呼吸和进食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