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脑转移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并发症,通常发生在疾病晚期,预后较差。脑转移瘤的发生率为20%~40%,是最常见的颅内肿瘤,其发病率是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10倍。妇科恶性肿瘤,如子宫颈癌、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通常会转移到肺、肝脏和骨骼,而脑转移较为少见。
然而,随着影像技术的进步和患者生存期的延长,妇科恶性肿瘤脑转移的发病率有所增加。本文将介绍常见妇科恶性肿瘤脑转移的现状、治疗及预后情况。
子宫颈癌脑转移 子宫颈癌是全球女性第4大常见癌症。子宫颈癌脑转移瘤的发生率为0.4%~2.3%,尸检系列中达10%。 虽然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 (NCCN) 和美国临床肿瘤学会 (ASCO) 的指南不推荐在子宫颈癌患者的随访中常规进行脑部影像学检查,但当患者出现头疼、精神状态改变等神经系统症状时,应当警惕脑转移瘤,并及时进行脑影像学检查,以尽早发现复发及转移。 手术 手术切除适用于单发性病灶或多发性邻近病灶、转移灶位置危重或危及生命的患者,或诊断不确定的患者。单纯的手术治疗不能实现局部控制,建议行术后辅助放疗来改善患者预后。 放疗 放疗策略包括全脑放疗(WBRT)和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RS)。 WBRT适用于多发性脑转移瘤、病灶不相邻或不能接受手术的患者。 SRS适用于病变较小或者有手术禁忌证的患者,且可有效控制妇科恶性肿瘤的局部病灶,同时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并保留患者的认知功能。 化疗 子宫颈癌脑转移瘤的化疗方案包括顺铂、拓扑替康、依托泊苷、多西他赛和顺铂联合异环磷酰胺等。拓扑替康具有特异性活性,且能够穿过血脑屏障,被认为可能是子宫颈癌脑转移瘤的最佳化疗药物。 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 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转移性子宫颈癌患者,但在脑转移瘤患者中尚未有广泛的应用和报道。 预后 子宫颈癌脑转移瘤的发生往往提示患者预后不良。有利预后因素包括年龄<50岁、单发孤立病灶、良好的体能状态,而出现多发性脑转移瘤或伴随着脑外转移的患者预后较差。 卵巢癌脑转移 卵巢癌脑转移瘤也多继发于其他部位转移之后。由于血脑屏障的存在,脑部为罕见的转移部位,仅占所有卵巢癌的1%~2%。 卵巢癌脑转移的治疗目标是控制原发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卵巢癌脑转移瘤的治疗模式已经从单一治疗转变为多模式治疗,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及PARP抑制剂的综合应用。虽然总体预后不佳,但通过合理的多学科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期。针对高危因素的早期识别和积极治疗,对于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手术 适用于孤立性脑转移瘤的患者。然而,约50%的孤立性脑转移瘤患者由于伴随颅外转移或转移不可完全切除而无法手术。 放疗 全脑放疗(WBRT):适用于多发性脑转移瘤、病灶不相邻或不能接受手术的患者。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RS):优先用于深部或多发转移,以及脑功能重要区域的病灶。 SRS较WBRT更能保留认知功能,适合姑息治疗。 化疗 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通常用于多发转移病灶或无法手术的患者。 PARP抑制剂 PARP抑制剂在卵巢癌维持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能够穿过血脑屏障,提供有效治疗。尼拉帕尼和奥拉帕尼已在一些病例中显示出良好的效果。 预后 卵巢癌脑转移瘤患者的中位生存期约为10个月。预后受到多种因素影响。 子宫内膜癌脑转移 子宫内膜癌的转移主要表现为局部复发,好发于盆腔或主动脉旁淋巴结。远处转移通常发生在肝脏、肺和骨骼。子宫内膜癌脑转移瘤的发生率为0.3%~1.4%。 治疗 子宫内膜癌脑转移瘤的治疗方案较少,缺乏前瞻性的试验数据。其手术、放疗和化疗的适应症与子宫颈癌、卵巢癌类似。值得注意的是,PARP抑制剂可能对部分子宫内膜癌患者有效。 预后 子宫内膜癌脑转移瘤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大约为5个月。孤立病灶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21.7个月,提示单发病灶与良好预后相关。无颅外转移患者的生存期明显长于有颅外转移的患者,可能是由于这部分患者有更好的治疗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