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患者接受抗肿瘤治疗后出现明显恶心呕吐,
多与化疗、靶向或免疫治疗药物有关。
抗肿瘤治疗相关恶心呕吐是可防可控的,
应在第一个抗肿瘤治疗周期前全程规范预防。
不要因为害怕副作用就放弃抗肿瘤治疗!
一定要把握好治疗机会。
以下是关于抗肿瘤治疗所致恶心呕吐的
一些科普小常识。
抗肿瘤治疗相关恶心呕吐
是怎么发生的?
抗肿瘤治疗相关恶心呕吐发生的机制主要有两种:
外周机制:
抗肿瘤药物刺激和损伤胃肠道黏膜,作用于呕吐中枢,进而引起恶心呕吐。
中枢机制:
抗肿瘤药物通过血液和脑脊液直接刺激到呕吐中枢,导致恶心呕吐。
抗肿瘤治疗相关恶心呕吐
一般在什么时候发生?

01 预期性恶心呕吐
接受抗肿瘤药物之前
在前一次化疗时经历了难以控制的恶心呕吐之后,由于对化疗产生恐惧心理和条件反射,在下一周期化疗开始之前即产生恶心呕吐反应。
02 急性恶心呕吐
接受抗肿瘤药物24小时内
用药后5-6小时达高峰,多在24小时内缓解。
03 延迟性恶心呕吐
接受抗肿瘤药物24小时后
用药后48-72小时达到最高峰,可持续 6-7 天。
抗肿瘤治疗相关恶心呕吐
危害大吗?
有研究表明,如果肿瘤患者接受化疗而未采取相应的止吐措施,将有70%~90%的概率发生恶心呕吐;尤其对已接受高致吐风险化疗的患者,呕吐发生率甚至高达90%以上。另外一些新型抗肿瘤治疗药物也会引发产生恶心呕吐。
抗肿瘤治疗相关恶心呕吐对患者的危害不仅是生理、生活、心理上的,更会影响疗效、增加医疗费用。

为什么有的患者化疗出现严重
恶心呕吐,有些只是轻微的?
不同抗肿瘤药物引起恶心呕吐的程度是不一样的。抗肿瘤药物的致吐风险等级可分为高度、中度、低度和轻微4级,等级越高则提示应用该药物后患者越容易出现恶心呕吐。

如何有效预防
抗肿瘤治疗相关恶心呕吐的发生?
“
预防性用药是控制恶心呕吐的关键!
止吐药应在抗肿瘤治疗的第一周期即开始预防性用药;
止吐药需在每次抗肿瘤药物开始前使用,并覆盖整个风险期。
“
根据抗肿瘤药物致吐分级选择止吐预防方案!
根据抗肿瘤药物的致吐等级、患者自身因素选择止吐预防方案:
(1)高度致吐风险;
(2)中度致吐风险;
(3)低度致吐风险;
(4)轻微致吐风险。
注意排除其他潜在导致恶心呕吐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