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临沧卫校附属医院肿瘤科官网!
以人为本,努力将医院建设成为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群众满意的综合医院
当前位置: 首页 > 肿瘤科普  > 科普

【临沧卫校附属医院肿瘤科普】胆囊癌

2023/12/26 15:09:48

胆囊癌概述在消化道肿瘤中,发病率位居第六可由胆囊结石、胆囊息肉、遗传等因素引起难以治愈,手术切除是唯一可能治愈的方式症状表现早期无特异性症状,中晚期可表现为上腹疼痛、右上腹包块、黄疸,晚期还可伴有腹胀、食欲差、体重变轻、发热等症状。诊断依据临床医…

胆囊癌


概述

在消化道肿瘤中,发病率位居第六

可由胆囊结石、胆囊息肉、遗传等因素引起

难以治愈,手术切除是唯一可能治愈的方式

症状表现

早期无特异性症状,中晚期可表现为上腹疼痛、右上腹包块、黄疸,晚期还可伴有腹胀、食欲差、体重变轻、发热等症状。

诊断依据

临床医师除了通过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症状之外,还需结合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肿瘤标志物如CEA或CA19-9)、影像学检查(超声、CT、核磁共振)等方式来诊断胆囊癌。

疾病类型

根据恶性肿瘤的大体形态,可分为:

.浸润型胆囊癌。

.肿块型胆囊癌。

.胶质性胆囊癌。

.混合型胆囊癌[2]。

是否常见?

本病不常见。发病率为0.001%~0.0013%,位居消化道肿瘤的第六位。另外,女性较男性易发,男女发病比例为1:3[3]。

是否可以治愈?

难以治愈。胆囊癌治愈率低、预后差,患者的5年总体生存率为12%。肿瘤切除术是唯一可能根治此病的方式,另需辅以放化疗、免疫治疗等方式,患者才有可能获得长期生存[2][4]。

是否遗传?

有一定遗传性。可能与nm23-H1(一种肿瘤转移抑制基因)、hMLH1、hMSH2基因(两种DNA错配修复基因)发生突变(蛋白表达下调、部分表达缺失)有关。

病因

为什么会得胆囊癌?

其发病机制现在还没有明确,多数认为与胆囊结石、胆囊息肉、遗传、胰胆管汇合先天异常等因素有关,具体如下:

.胆囊结石:结石若长期存在,会使胆囊黏膜发生病理损害,由单纯增生转变为非典型增生,具有很大的癌变潜质。

.胆囊息肉:多数呈良性,少数较大的(如直径≥1cm)、宽基、局部粘膜增厚特征的占位具有癌变倾向。

.胆囊慢性炎症:可能对胆囊黏膜造成长期刺激,久而久之,出现癌变。

.遗传:nm23-H1基因具有抑制肿瘤转移作用;hMLH1及hMSH2基因可修复DNA复制过程出现的错误,维持基因组的稳定,从而间接抑制肿瘤的发生。当nm23-H1、hMLH1及hMSH2基因发生突变时,可增加胆囊恶性肿瘤的发生概率。这种基因突变可遗传给下一代,增加下一代发生胆囊癌的机会。

.胰胆管汇合异常:可导致胰液逆流至胆囊,久而久之,刺激使得胆囊黏膜反复再生及修复,最终引起癌变。

.胆囊壁钙化:又称瓷性胆囊(即胆囊壁因慢性炎症而发生钙化),可恶变为胆囊癌。

哪些因素可能会诱发胆囊癌?

化学暴露:若长期暴露于含镍、铬等重金属的环境,游离的镍、铬等离子可能直接进入体内,与胆囊黏膜接触,导致异常增生,诱发癌变。

哪些人容易得胆囊癌?

.胆囊结石患者:此类患者发生胆囊癌的风险约为无结石者的14倍。直径大于3cm的结石比小于1cm的结石危险性高10倍[1]。

.胆囊息肉及胆囊慢性炎症患者:尤其是瓷性胆囊患者,易发生胆囊癌,约四分之一的瓷性胆囊可能转变为胆囊癌[5]。

.有家族史者:当家族中有人患胆囊结石或胆囊癌,其后代出现胆囊癌的风险会显著升高[6]。

.胰胆管汇合异常患者:约10%的胆囊癌患者伴有胰胆管汇合异常[1,2]。

症状

哪些感觉可提示早期胆囊癌?

胆囊癌起病隐匿,早期无明显发病征兆。

怎么知道自己患有胆囊癌?

胆囊癌的典型症状为上腹疼痛、右上腹包块、黄疸等,随着病程的进展,还会出现腹胀、食欲差、发热等症状。

.上腹疼痛:多数患者都会出现右上腹疼痛,呈持续性隐痛或短暂性剧痛,疼痛难以缓解。

.右上腹包块:若病灶较大,就会表现为右上腹包块。

.黄疸:当病灶增大至阻塞胆囊及其周边组织(如胆管)时,可造成胆汁淤积,引起黄疸。

.晚期症状:腹部包块和进行性黄疸预示着病程进入晚期,患者还可能伴有腹胀、食欲差、体重减轻、发热等症状。

其他症状

少数患者可能出现胆道出血,表现为呕血、便血等症状。

可能引起其他并发症吗?

.腹膜炎:当肿瘤体积过大,可能将浆膜穿透,引起腹膜炎,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肌紧张等症状。

.胆囊穿孔:对于伴有胆囊炎的患者,在急性发作时,胆囊壁出现水肿并发生弥漫性坏死,同时由于胆囊内有大量胆汁淤积、内压较高,易发生穿孔,主要表现为右上腹局部剧烈疼痛、恶心等症状。

就医

建议就诊科室

.优先考虑去肝胆外科、普外科和肿瘤科就诊。

.当出现黄疸、食欲差、恶心等症状时,去消化内科就诊。

什么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出现上腹疼痛时,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做进一步检查。

.出现右上腹包块、黄疸、腹胀、食欲差时,应及时就医。

.伴有发热、呕血、便血、腹部持续剧烈疼痛时,应立即就医。

需要做什么检查确诊?

1.体格检查:通过视诊,观察患者颜面、巩膜、口腔黏膜等部位有无黄疸及程度如何;通过触诊,评估患者上腹疼痛程度、范围,以及右上腹包块大小。

2.实验室检查:

肿瘤标志物:CEA(癌胚抗原)、CA19-9(糖类抗原19-9)、CA15-3(糖类抗原15-3)、CA125(糖类抗原125)等升高,提示可能存在恶性肿瘤。

3.影像学检查:

(1)超声:腹部超声虽然无法确诊胆囊癌,但可帮助医生初步了解腹部脏器情况。内镜超声可精准显示胆囊腔内肿瘤形态、位置,肿瘤的浸润深度等,还可以显示肝脏、胆道的受侵犯情况。若胆囊壁出现不均匀增厚、胆囊腔内存在位置固定且形态稳定的回声团块,则可基本判断为胆囊癌;若显示胆囊周围出现转移性的淋巴结肿大,则提示胆囊癌发生转移。

(2)CT:可更灵敏地显示胆囊壁受侵犯程度、邻近器官受累情况、淋巴结转移情况等,诊断准确度为83.0%~93.3%。例如显示胆囊壁不规则变厚、胆囊与肝脏之间的间隙消失、胆囊内肿块、肝内占位性病灶、肝门及肝十二指肠韧带淋巴结肿大等,可诊断为胆囊癌伴肝脏转移[2]。

(3)核磁共振:诊断的准确率为84.9%~90.4%,可清晰显示胆管梗阻情况,明确肿瘤大小、肝脏受侵犯或周围淋巴结转移情况等。例如胆囊壁呈现不规则缺损、僵硬或胆囊腔内有软组织肿块,表明存在胆囊癌[2]。

治疗

要想可能治愈胆囊癌,必须进行根治性肿瘤切除术,对于无法行切除术的患者,可接受姑息性手术,改善肝胆功能。此外,还需结合放化疗、免疫治疗等手段,帮助患者恢复。

治疗目标

缓解上腹疼痛、消除右上腹包块、改善黄疸等症状;彻底清除病灶或者延缓肿瘤的生长;防治肿瘤转移病灶;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及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

手术治疗

1.肿瘤切除术:

(1)单纯胆囊切除术:对于极早期患者,可通过腹腔镜或者直接开腹切除胆囊,患者创伤小、治愈率高、长期生存率高。

(2)胆囊癌根治性手术:要求肿瘤完整切除,病理学切缘阴性,切除范围至少应包括胆囊、受累的肝和区域淋巴结。早中期胆囊癌治愈率较高,长期生存率较高。

(3)胆囊癌扩大切除术:若患者只切除胆囊,复发的风险较大,则需行胆囊癌扩大根治术,即切除胆囊、部分肝脏或周围淋巴结等组织,以防病灶进一步扩大。患者的手术创伤相对扩大、术后恢复慢,但是再次发生胆囊癌的几率变小。

2.姑息性手术:对于发生远处转移而无法进行肿瘤切除术的患者,可通过姑息性手术(如姑息性胆道内外引流术解除胆道梗阻)缓解症状。

化学药物治疗

近几年,新的化疗方案确实延长了部分胆囊癌患者的生存时间,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术后辅助化疗:对于病灶未完全清除的患者,术后化疗可进一步抑制癌细胞增殖,降低复发的风险。主要方案有吉西他滨+奥沙利铂联合用药等。

.转移性化疗:对发生转移的胆囊癌患者实施化疗,可减缓肿瘤的转移速度。主要方案有吉西他滨+替吉奥联合用药等。

.姑息性化疗:适用于无法切除肿瘤的晚期患者,可缩小肿瘤的大小、降低肿瘤的生长速率,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主要方案有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吉西他滨联合替吉奥等,其中后者对于肿瘤的控制率高达70%[2]。

虽然化疗可能引起脱发、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皮疹等副作用,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但可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作为一种非常规补充治疗方案,具体如下:

.术前放疗:适用于肿瘤浸润过深、体积较大、行单纯胆囊切除术有困难的患者,或者瘤体不大但对周边组织浸润粘连明显、伴有局部淋巴结转移难以进行根治性切除的患者。

.术中放疗:即对根治性切除术的术野(即手术时视力所及的范围)进行放疗,可以更好地保护健康组织,并提升手术效果。

.术后放疗:对于病灶未清除干净的患者实施放疗,可以减少复发几率。

.姑息性放疗:适用于肿瘤累及范围过大(如发生全身转移)而无法进行根治切除的晚期患者,可缓解患者的疼痛等不适症状、延长生存期。

胆囊癌的放疗手段有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通过计算机将肿瘤病灶进行三维重建,构成立体图像后,从不同方向照射肿瘤),对于部分危重患者,还需与化疗相结合。

其他治疗

.免疫治疗:对于无法切除或复发的胆囊癌,可选用免疫抑制剂(纳武单抗)。例如,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化疗的基础上应用纳武单抗,可显著延长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即患者整体生存率为50%时所对应的时间)。纳武单抗可能引起皮疹、腹痛、眩晕等副反应,最后一次用药结束起5个月内禁止怀孕[7]。

.中药联合靶向药物治疗:如丹参饮、百合乌药中药合剂联合奥拉帕尼方案。其中,奥拉帕尼可选择性抑制癌细胞增长,很少伤及正常组织,但是容易引起恶心、呕吐、疲乏等不良反应,可能增加胆汁淤积;丹参饮与百合乌药,一凉一温,可起到化瘀通络利胆的作用,减轻奥拉帕尼的副作用。使用中药治疗时,应至正规医院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用药[8]。

治疗周期

具体治疗周期需根据患者的病情而定。

治疗后效果如何?

若在早期(即癌细胞尚未转移,癌变仅局限于胆囊)被诊断及治疗,胆囊癌可以得到根治且不易出现复发。若未及时诊治,病情发展到晚期,可能发生全身性转移,增加患者的痛苦,降低治疗效果,缩短患者的生存时间。

是否需要复诊?多长时间复诊?

需要复诊。接受根治切除术的患者在手术1年内需保持每3个月复诊一次的频率,1年后可延长至每6个月复诊一次,若需进行放化疗或姑息治疗,则应按照治疗周期进行复诊。

日常

平时应如何监测病情?

.注意监测上腹疼痛、右上腹包块、黄疸等症状是否有所好转。

.关注有无腹膜炎、胆囊穿孔等并发症发生。

.每日监测体温、体重、心率等变化,以及食欲和排便情况。

根治性治疗患者若发现有复发的迹象、姑息治疗患者若出现肿瘤增大情况时,应及时就诊。

平常饮食应该注意什么?

.减少脂肪摄入:如肥肉、油条、炸鸡腿等食物应尽量不吃,以免加重肝胆负担。

.控制胆固醇摄入:如猪脑、蟹黄、蛋黄等应减少摄入,防止加重病情。

.少吃辛辣刺激食物:如酒、辣椒、咖喱等,可能刺激胆囊,引发炎症。

.补充膳食纤维:如马铃薯、西芹、胡萝卜等,可吸附肠道内的胆酸,具有利胆功效,还可刺激肠胃蠕动,促进新陈代谢。

.多喝水,尽量补充温开水,可帮助排泄胆汁,使胆囊功能得到一定的改善[9]。

除此之外,还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严格遵医嘱进行治疗以及复诊。

.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休息,勿劳累,可进行适当的活动(如原地踏步等)。

.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多与家属或朋友进行交流。

预防

普通人怎么预防胆囊癌?

保持合理的饮食结构且注意饮食卫生、远离高致癌化学环境、保持正常体重、加强身体锻炼(如跑步、游泳等)、劳逸结合、早睡早起、每年体检一次等。

高危人群怎么预防胆囊癌?

对于胆囊结石、胆囊息肉、慢性胆囊炎、胰胆管汇合异常患者以及有家族史者:最好定期(3~6个月一次)至医院检查肝胆功能,早日行胆囊手术(包括胆囊切除术或者保胆取石、取息肉手术),以防发生癌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