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7日,抗癌博主陈幸运的姐姐登录其账号发文:妹妹陈幸运已于中午去世。
陈幸运生前的视频截图(图源:个人账号) 据了解,博主陈幸运本名陈静,出生于1987年,是位80后单亲妈妈,陈幸运阳光开朗,爱运动,从事服装行业十余年。然而,2023年3月,陈幸运被确诊为结肠癌中晚期,生活也就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之后,她经常发布自己的抗癌经历。大多数视频当中,陈幸运依旧面带笑容出镜,并表达对生活的乐观。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结肠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肠癌作为一种发育较慢、易于发现的癌症,却往往被人们忽视,导致其每年能夺走近20万国人的性命。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了解结肠癌,有效预防结肠癌。 什么是结肠癌? 结肠癌是常见的发生于结肠部位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病率占胃肠道肿瘤的第3位,死亡率10.25/10万,并呈逐年上升态势,位于恶性肿瘤致死原因的第五位。好发于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以40~50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男女之比为2~3:1。 结肠癌临床症状有哪些? 1、排便习惯的改变 患者在初期可能存在消化不良、腹胀、不适等症状。随着肿瘤的逐渐生长从而引起排便习惯的改变、持续性腹部隐痛,腹泻、便秘、便次增多、大便变细等症状。 2、便血 便血是常见的消化道疾病症状,结肠癌症状重的便血多为持续性,同时便意会增加,粪便稀并带有脓性粘液和血液。 3、腹痛、腹部包块 一部分结肠肿瘤患者平常触摸腹部可感觉到包块、质硬,并且包块会随着病情严重而逐渐增大,并出现明显压痛。 4、不同部位结肠癌的症状: 右半结肠癌的临床表现: ①腹痛:右半结肠癌有70%~80%病人有腹痛,多为隐痛; ②贫血:因癌灶的坏死、脱落、慢性失血而引起,有50%~60%的病人血红蛋白低于100g/L; ③腹部肿块:腹部肿块亦是右半结肠癌的常见症状。 左半结肠癌的临床表现: ①便血、粘液血便:70%以上可出现便血或粘液血便; ②腹痛:约60%出现腹痛,腹痛可为隐痛,当出现梗阻表现时,亦可表现为腹部绞痛; ③腹部肿块:40%左右的病人可触及左侧腹部肿块。 结肠癌的发病因素 结肠癌高发人群图谱 结肠癌的发病因素多种多样,主要是与高脂肪、低纤维的不正确饮食习惯关系密切。研究表明,长期食用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的人患结肠癌的几率远远大于平常人。同时还有一定的家族遗传因素,在散发性结肠癌病人家族成员中,结肠癌发病率高于一般人群。 结肠癌的治疗方式有哪些? 1、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在尽量保证完全切除肿瘤的同时,应注意保护患者的盆腔植物神经,尽可能保留患者的性功能、排尿及排便功能。 2、化疗 化疗作为新辅助/辅助疗法,对提高结肠癌患者生存率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有多种以氟尿嘧啶为基础用药的化疗方案。 3、靶向治疗 针对结肠癌患者,实施靶向治疗可满足患者的治疗需求。靶向治疗包括分子靶向药物治疗、抗血管生成治疗、基因靶向治疗等。 预防结肠癌,我们能做什么? 1、定期筛查、防治肠道疾病 及早发现结肠癌及其癌前病变,并积极干预治疗,是降低发病率提高生存率的关键。因此早期筛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定期做以下三种筛查:①.直肠指检;②.大便隐血实验;③.肠镜检查。对结肠腺瘤性息肉,特别是家族性多发性肠息肉病,须及早切除病灶。积极治疗慢性结肠炎邓。 2、改善饮食习惯 改变肉类及高蛋白食物为主的饮食习惯,合理安排每日饮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及高纤维类的食物,少吃辛辣、生冷的刺激性食物。 3、合理运动、规律作息 坚持适当的运动,规律作息,避免熬夜,最好每天有30分钟运动时间。如快走、瑜伽、游泳等,增加活动量可以减少肠内类激素含量,从而减少患结肠癌的可能性。